總網頁瀏覽量

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推理競技場

 大綱:

故事一開始設定場景在長達十年、除夕夜不可不看的國民推理電視節目「推理競技場」中,高達二十億的獎金準備送給解答正確的觀眾,於是經過一番篩選,姓氏為一之瀨、二谷、三澤、四日市、五所川原、六畝割、七尾、八反果、九鬼、十和田、十一月、十二月田、十三、十四日的挑戰者參加了這個節目。

每每總有一人在某段故事結束後大膽假設故事中殺人兇手是何人,然而這個猜測很快就會被接下來的推理文本和下一位挑戰者推翻,於是《推理競技場》一邊走書中書的概念描述推理故事,故事停一段落又有主持人樺山桃太郎與完全不懂推理的花瓶助理主持人與特定挑戰者充分討論後敲定誰是兇手。十四位資深推理迷,能不能贏走獎金?又或者,節目根本其中有詐呢?

心得:

這本書是以參賽者搶答推理的過程抓住讀者的思維,每個參賽者給出的答案,都是很有水準的答案,你都會誤認為這是確定答案了,下一刻發現作者會先預測參賽者給出的答案,然後推翻!部份解答還帶點黑色幽默,讓人看了哭笑不得,還有些解答會參考其他有名的推理小說作家所寫的,滿有趣的。

討論這本書,某種程度上不得不爆雷。前面的推理故事和參賽者所給出的答案很有趣,到了後面接近結局時,突然轉了個彎,節目是場騙局,這個節目原來是在賣器官的,所有參賽者都答錯時,送進休息區,迷昏參賽者,把參賽者的器官拿去賣,一直以來都是以這種方式去進行,有點出人意料的感覺,你又會有點不知所以然的感覺,怎麼會突然這樣的感覺?作者想要一個反轉,真的是一個很突然的反轉,讓我看完結局時,不知所措的感覺。

推理競技場另一個看點是,小說裡層出不窮的敘述性詭計。算算,裡面有常見的姓名詭計、性別詭計、年齡詭計、身分詭計、敘述詭計(還分成口語敘述和書面敘述),甚至有稍微罕見的性向詭計(真是可喜可賀、可喜可賀)和接近搞笑的非人詭計……熟悉敘述性詭計作品的讀者,在讀到裡面某些詭計的時候,絕對會因聯想到某些作品而露出共謀般地笑容吧。

佳句:

「寫出一部把所有的可能性依次展示出來,並讓讀者感到滿足的推理小說,是我一生的夢想。」



2020年7月19日 星期日

名偵探的守則



大綱:
名偵探天下一與警部大河原在日本是當紅的推理作家筆下的不敗拍檔,但他們總是在案件中吐槽作者、埋怨作者、抱怨可能這件案子似曾相識,不夠創新,會讓讀者厭捲。他們還是會敬業的去演出,然而,本該是毋庸置疑的名偵探守則,總讓破案之路越來越崎嶇難行......
心得:
這本是東野圭吾1997年所寫的第一本惡搞本格推理小說的書,我讀這本,從頭笑到尾。因為裡面的大河原警部初登場時,他直說自己是偵探小說的配角,這個角色非常辛苦,因為要不斷的裝笨,在他的角色的風險就是千萬不能在偵探最終宣判前抓到真兇,要不斷的裝笨又不能抓到真兇,最保險的方法其實就是先找出真兇再裝出不知道,然後再配合偵探演戲,所以他說他的角色非常累人啊。從一開始就讓我覺得非常有趣啊,找而每一章都是在惡搞一個本格推理小說的要素,像密室殺人、無頭屍、不在場證明等,在惡搞中會說明本格推理小說會安排這樣橋段的原因,所以除了不斷的笑點外,裡面還充滿了偵探小說的知識啊。

書中笑料不斷,偵探天下一跟警部大河原兩個人還會不斷的跳出小說外來說作者的不是,像電影所講的第四面牆,跟觀眾互動,這裡是指跟讀者互動,比如幹麼一定要解開密室之謎,直接抓住兇手不就好了,所以在兇手被抓到之後,天下一解說密室之謎,根本沒有人在聽,好不容易解說完了,結果一位老先生說:「那有很重要嗎?」,並不是說讚美的話,真是好笑,也讓名偵探天下一哭笑不得。其實現在的讀者根本就沒有人會跟著作者的劇情推理了,只是想要輕鬆的以旁觀者看完整個經過,讀者猜兇手只是從最不可能中來猜,所以這些中間誤導的過程,充其量只是浪費時間啊。

這本歡樂的小說是在東野圭吾最慘的十年間,賣得最好的小說,有出第二本,我有買,會繼續看,看完時再跟你們說心得,這本實在太有趣了,這本就算不是推理小說迷,也是值得一看的歡樂書。
佳句:
「天下一不愧是天下一, 什麼事都必須解釋得合情合理, 我不禁深深感嘆, 當個本格推理偵探還不是普通的辛苦呀!」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假面飯店-假面之夜




大綱:
練馬警察局收到匿名舉報,說在一處公寓可能存在一具女屍,警察迅速展開調查,發現死者和泉春菜,死於電擊,衣櫃里有許多不符合死者穿衣風格的蘿莉服裝,並且死者已經懷有身孕。
正當警方一籌莫展時,再次收到告密者的匿名舉報信,兇手將會在東京柯爾特西亞酒店的跨年假面舞會上出現。
正在休假中的新田被召回來去柯爾特西亞酒店再當一次臥底,好巧不巧再次與山岸尚美合作,他們如何在假面舞會上,每個人都戴著面具,找出兇手呢?
心得:
這本書是假面飯店中的第三本,新田和山岸再次聯手找出假面舞會中的兇手,而這次出現的角色又比上本假面飯店的角色還多,這樣就能呈現出警方在辦案時,不能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線索,所以東野圭吾布局了很多疑點,不過這些疑點最終也一一的破解,只能說飯店的工作不會比警察輕鬆許多,應付現實生活中的奧客並不會比追查犯人輕鬆,只是滿足奧客的需求,可能會換來一個開心的微笑,不過追查犯人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兩者間的工作都不輕鬆。
這次的兇手比起上一本的兇手,來得更十分狡猾,善於洞悉人心,而且企圖運用計中計在飯店結束某個人的性命,警方也都被騙的團團轉,所幸在千鈞一髮之際,男主角新田警員及時識破兇手並解救女主角山岸以及另一名受害者,這次命案牽扯出人性的貪嗔癡,如果很多事情大家都能以同理心的角度,為他人著想,或許事情就不會發展到這麼嚴重的地步,也不會出現無辜的受害者,個人覺得兇手其實也是個值得同情的人,但絕對不能認同兇手因為自己扭曲的心態,而輕易斷送他人的性命,因為沒有人能決定他人的人生!
我原本對這本書期待的是新田與山岸可能有更進一步的交往,沒想到山岸要被調去洛杉磯的飯店,有點小小的失望,兩個人終究沒有走在一起,而算是個分道揚鑣的概念,感覺假面飯店這系列的故事還沒真正的完結,之後可能還會有延伸的故事,就像是假面飯店-前夜一樣,講述兩個人各自的故事,新田在日本可能又會遇到發生在柯爾特西亞酒店犯罪,跟一名新的女員工一起辦案,而山岸在洛杉磯的飯店工作中也遇到犯人要在她的飯店中犯罪,利用她過往跟新田辦案經驗來解決也說不定,期待東野圭吾能夠持續創作這假面飯店的系列。
(我想要新田和山岸在一起啊!)
佳句:
「入住酒店的每一個客人,都帶著一張假面,扮演著自己角色」
「我們(刑警)是為了洞悉謊言,這一點確實截然不同。」


2020年6月21日 星期日

假面飯店-前夜




大綱:
在柯迪希亞飯店工作的山岸尚美,發覺了曾交往過的男人的假面。
另一方面,在東京調查某殺人案件的新田浩介,鎖定了某個男人。
案件發生時,男子堅稱自己人在大阪,卻不願說出下榻的飯店名。即使被懷疑殺人,也想守護到底的祕密究竟是?

男女主角在《假面飯店》相遇前,兩人各自的故事──
心得:
這本書毫無疑問算是假面飯店的前傳,雖然事先有假面飯店才有這本前夜,書中的數則短篇集都以人的假面為主,將人性的醜惡面掩蓋在假面之下,讓光鮮一面成為犯罪的最佳掩護,每則故事的推理主角並不侷限於偵探或是警探之類,至於推理架構依舊是以人性和個人習慣為主的推敲,一路讀來的感覺是平易近人的推理小說,最後只能說將飯店當作人生大雜燴的背景故事,真的不帶太多血腥味,反而讓人讀得津津樂道。

喜歡看推理小說的人,東野圭吾的作品就像是日常推理劇一般,大量產出為書籍或是拍攝成電視劇,當然在閱讀他的作品裡,人性的醜惡面就像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每次閱讀時,總是看出這名作者如何將推理、人性與不同題材融合在一起,就像本書裡,每個入住飯店的旅客都能夠被老練的服務人員看穿他們真正的需求,並從小小的線索裡拼湊出關於犯罪或是客戶的隱私。

對於假面2(假面飯店-前夜),由於是在講述兩位主角認識前所發生的案件
一開始可能覺得內容彼此互不相干,可是慢慢看到後面才發現其實都只是在幫結局鋪路
可能到現在新田還不知道當初會破案是因為山岸的記憶與推測山岸也不知道原來她是在幫新田解決疑問在東野圭吾的刻畫下,突顯出「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好」的這種緣分。

佳句:
「不管對方是多麼令人瞧不起的人,只要他是飯店客人,都要守護他的面具,因為這是身為「飯店人」的職責。」



2020年6月12日 星期五

假面飯店



大綱:
在都內發生了多起連續殺人案件,兇殺現場都會留下像是座標的數字(45.76187、143.803944、45.648055、149.850829、45.678738、157.788585),刑警們發現新的座標坐落於一家有名的飯店,他們堅信這家飯店將是犯人下一次的犯案地點,決定派刑警們進去飯店臥底,當飯店的員工。
熱血刑警,新田浩介便是其中一位要潛入當飯店櫃台人員的刑警,他偏偏遇上冷靜、謹慎、嚴守規矩的飯店櫃台員工,山岸尚美,新田浩介要在茫茫人海的飯店中與山岸尚美合作,一邊處理各種客人無理要求,一邊找尋兇手是誰?
心得:
「飯店裡戴著面具的不只是客人」,這是故事中女主角山岸在危機解除後的想法,也可以貼切表達出東野圭吾《假面飯店》這部創作的精髓,不論任何人都戴著「假面」出現於飯店,這也讓作品自始至尾都充滿著極度懸疑性。
透過刑警新田浩介和飯店櫃檯人員山岸尚美兩種不同人的角度,站在飯店接觸客人第一線,前者對每位客人都是嫌疑犯的冷酷態度處理他們的要求,後者則是以顧客至上的態度去處理。
兩個人有時還會意見不合而鬥嘴,紓解一下緊張氣氛,滿有趣的。兩人相處過程中,溝通交流時常無意中激發出對案情不同角度的靈感,讓案情有如航行於五里霧之海的船隻,能一次次撥開謎團濃霧,漸漸朝向真相的目標。
這本書在你閱讀過程中會讓你緊張刺激的過程中,又讓你有一股甜蜜蜜的感覺,因為這兩個人在相處過程中,會產出特別的情愫在裡面,看似若有若無的情愫。
佳句:
東野圭吾在書末自述所言:
『來飯店的人,其實都是戴著名為客人這種面具的人,即使飯店人員能看出客人的素顏,也必須尊重他的面具,絕對不能想把他的面具拆下來,因為就某種意義來說,客人是為了享受化妝舞會而來到飯店。』

2020年5月28日 星期四

無名毒


大綱:
杉村三郎是位與今多大財團獨生女結婚的男子,在與今多大財團獨生女結婚後,進入岳父的公司擔任編輯,原被視為涼缺的編輯室,因要在徵新的工讀生,便在網站上張貼徵人啟事,而來了一位女的工讀生,沒想到竟然是位問題員工,什麼都不會做,還跟總編輯和副總編爭吵許多次,來幾天人便消失無蹤。
某日,女工讀生寄來黑函,中傷總編輯和副總編,岳父下令杉村三郎去調查這名女工讀生的背景,杉村三郎調查下去,發現許多女工讀生的黑暗秘密,自己也捲進危險當中。
與此同時,社會上接連出現了多起隨機飲料下毒事件,杉村無意中也成了兇手毒殺的對象。
心得:
這本是宮部美幸寫杉村三郎系列的第二部,這次杉村三郎主要調查的事新來女工讀生的背景和社會上接連出現隨機飲料下毒事件,但宮部美幸免不了又要探討許多人性和社會上的議題。
這次社會上的議題探討了土地及房屋的汙染問題,探討到有些不良工廠會把廢水直接排出到湖裡面去,萬一這湖是這地區主要供應水資源的地方,人們不就使用到受汙染的水,現實中我們不是也存在許多不良工廠直接把廢水排進湖裡面去,湖明明當初還清澈無比,卻被不良工廠流出去的廢水所污染了,居民也使用到這受汙染的水,而得到慢性病,更嚴重的得到癌症,所以我們要如何規範工廠所排出的廢水如何避免汙染乾淨的水資源?這是我們現今所要規劃的。
書中也提到不知名兇手下毒、土壤汙染,還是女工讀生在社會上適應不良,或是學校中的欺凌行為,那都是人類這種生物所產生的毒,毒物不放入飲料,並不會造成人類傷害,真正造成傷害的毒,是人類蓄意的行為。
土壤汙染和工廠所排放的廢水汙染了水,都是人類的自私,不關心環境保育,隨機下毒的犯人,僅僅為了毫無特定理由和目標所傷害別人,像是女工讀生把所有罪過都怪罪給別人,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真正毒的是人類蓄意行為。
自私、焦躁,種種人心的灰色地帶,像個不定時炸彈,可能某個時間點被引爆,形成無可挽回的黑暗,藏在人心的毒靜默的堆積在體內,有朝一日可能猛然爆發,毒素在爆發並造成傷害之前如何消除,或許是我們值得去深思並好好考量解決之道。
佳句:
「人真是不重用阿。一旦事情和自己無關,就會立即忘記。」
「奪走他人的生命,那是人類所能行使的最大權力。而且,只要有那個意願,誰都做得到。所以這年頭,才有這麼多兇殺案吧。」



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

誰?


大綱:
主角原先是個在童書出版社工作的編輯杉村三郎,杉村因為無意間結識了大財團的獨生女並與之交往,結婚前才發現自己未來的岳父是個大人物,而結婚的條件之一就是進入大財團裡以數萬名社員為閱讀對象的發報室編輯室。杉村就這樣誤上賊船地在自己岳父的公司裡工作了起來。

某日岳父託女兒請杉村幫忙一事。他的司機梶田遭腳踏車衝撞致死,岳父因為是看著梶田的兩個女兒長大的,所以無法拒絕她們的請託,司機的小女兒希望能夠出版自己父親傳記,藉以呼籲肇事逃逸的兇手出面自首。

然而大女兒聰美卻反對,她瞞著梨子向三郎提起一段幼年時的綁架事件,這與父親的死似乎有什麼關聯。這對姊妹對於亡父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於是三郎開始追查梶田的人生……
心得:
宮部美幸所寫的杉村三郎系列並沒有所謂的兇手,而是去探討人性這方面的話題,譬如說這本書裡面司機的小女兒想出版父親的傳記,想利用這機會去多多了解父親到底是怎樣的人?大女兒卻極力反對出父親的傳記,因她小時候記憶中曾被一名女子綁架,這件事她並沒有跟妹妹講過,怕她妹妹如果寫父親的傳記,會發掘越來越多她們父親的黑暗過去,所以極力反對出父親的傳記。

宮部美幸描寫的重心並非案件過程或手法,真正的主角永遠都是人,也就是事件的涉案人,不只是被害者或是兇手,被害者的周遭,相關的家人朋友,全都因為死亡這個重大劇變而受到波及,這才是宮部美幸所關懷的重點。

文末附錄的解說由曲辰撰寫,我很喜歡裡面的一段話:「我們總是與某個人相遇、與某個人告別,相遇不一定是喜悅的,告別也不一定悲傷,只是幸福總交織在我們與『某人』的交會中,或許一開始毫無線索,但在後來回頭想想,才發現『啊,要是當初沒遇到他,我也不會……』。」

佳句:

「男人和女人啊,一旦黏在一塊,連品性都會越來越相似,所以千萬得慎選交往的對象。」